【因型施教】第七型 享樂型 Epicure

  • 代表動物        : 猴子 (靈活多變、俏皮)
  • 信念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: 有自由才有快樂
  • 渴望 VS 恐懼 : 無拘無束地尋找快樂 vs 時間空間受制肘
  • 關鍵動機        : 想快樂及擁有更多東西
  • 逃避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: 痛苦
  • 優點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: 熱情,活潑好動,社交高手,話題豐富,樂觀,意念多
  • 缺點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: 欠持久力,不專心,毛躁,難自律,「爛尾」,不認真
  • 長假期令人感到寫意及自由,但當臨近上學的日子,作父母的你可曾著急子女在學業上的「功課債」?為了讓假期過得更自由自在,我們不妨參考母親Sylvia的經驗。在九種型格中,最享受假期及吃渴玩樂的,要算是七號的享樂型,Sylvia 有一女兒Natalie便屬此型格,家人都說她「男仔頭」。為何?無他,她的生活及喜好都充滿動感,無論與同學踢球,踩滑板,繩網都樂在其中;反而對於較靜態的活動,她則未有太大興趣。由於她腦子靈活轉數快,所以只要花些時間在學業及功課上,己經有不錯的成績,唯獨是欠缺耐性去完成較沉悶及重覆的課業。

    因此,Sylvia為了使女兒Natalie 能有效地完成工作,她會用「先苦後甜法」或「延遲滿足法」,要求女兒一定要先做妥功課及溫習等任務,然後才讓她享受排山倒海式的康樂活動,如到表姐家中留宿、與同學一起溜冰、與一家人到戲院看電影等,愈早完成責任,愈早享受自由。要不,當走到長假期的末段時,「七號仔」是很難發力去工作的。為他們而言,未有更精彩活動在眼前,丁點兒的任務也會顯得拉牛上樹般困難,因為享樂型孩子有能力計劃自己的生活,且需要極多的自主,因此,Sylvia 每每都與Natalie 協商功課進度及目標,並讓她享受實行計劃的自由及滿足感。